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迅猛发展,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变得越加丰富多彩,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逐渐走向世界。其中茶文化中的美学功能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有积极的引导作用,为让同学们更好的感受和学习中国传统茶文化,我院于2021年10月17日在茶艺教室举办了“蓝花楹品鉴”申时茶会,同学们受邀纷至沓来。
“性洁不可污,为饮涤尘烦”,入场之前,同学们排队净手。净手留香,净手静心。
入场后大家依次落座,茶会由云南泛亚考槃茶艺创办人周锦艳老师主持。
西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书记杨司薇老师首先发表致辞,她指出,近年学校绿色发展研究院生态茶研究中心、中国林学会古树名木分会、古茶树保护与利用国家创新联盟、世界茶叶图书馆、古茶树研究中心、云南省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、茶文化研究中心先后落地我校,茶文化论坛、茶学沙龙等高端科研讲座在我校举办,作为西南林业大学的学生,也应逐步了解茶,尤其是普洱茶知识和普洱茶文化,提升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素养,承担起云南茶文化传播和振兴的光荣使命。
随后茶叶爱好者段燕子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段衣袂飘飘,轻盈优美的蓝花楹舞蹈。
大家都被老师的舞蹈深深吸引,在舞蹈和音乐的渲染下,同学们仿佛都被带入了花瓣翩翩落下的蓝花楹树下,感受美的洗礼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茶的美,亦是无声的美。
茶会正式开始,此次品鉴的茶品为蓝花楹普洱生茶。蓝花楹普洱生茶在“521国际茶日杯”名茶评比中荣获特别金奖,其原料产自“生态立县、绿色崛起”的耿马县香竹林村,香竹林云雾缭绕如仙境,满山清翠溢茶香,村民对茶树顺天致性,成就了韵味独特的香竹林有机古树茶。蓝花楹清欢悠远的茶汤与静谧清幽的茶香相得益彰,故取名—蓝花楹。
周锦艳老师从“蓝花楹”的树种、产地、加工工艺……等多个方面向同学们讲解了蓝花楹的品质特征。
接下来由国家茶艺技师周思语老师为同学们冲泡茶汤。一经开水浸泡。蓝花楹的清雅花香立即溢出,整个教室弥漫着袅袅茶香,饮茶入口,甘甜清冽,如亲临其境,花开烂漫,生机盎然,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怀抱,身旁古茶林绿意盎然,蓝花楹正开的繁茂……
同学们皆沉醉其中。
品茶是由物质走向非物质的过程,自古酒类侠,茶类隐,自从陆羽生人间,人间相约事茶,将人文美学带入了新境界。
文化的升华离不开历史的积淀,一杯茶姿态万千,清芬满杯,引人入境,起人幽思。
“果腹一方小小茶点,细品人间草木”,几杯清茶过后同学们纷纷品尝我们为大家准备的精致茶点。
清茗洗尽铅华,是传统文化在当下再次绽放的璀璨,亦是对先贤的致敬。茶可润心,茶可修性,茶可养德,茶可明志。品茶既是心灵的陶冶,亦是一种传承,同学们应当运用茶文化中传统的美学功能,树立美学标志,认同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,以茶为媒介,传承发扬中华“仁义礼智信,温良恭俭让”之美德。